您現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礦石加工工藝

銅礦石

銅礦生產線工藝流程

銅礦石,是銅礦中開采出來的礦石,能經過選礦成為含銅品位較高的銅精礦或者說是銅礦砂,銅精礦需要經過冶煉提成,才能成為精銅及銅制品。銅礦石種類:主要有自然銅、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藍銅礦、銅藍等。應用領域:銅礦石主要應用于冶金行業,作為冶金行業的原材料。

免費報價

銅礦石加工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破碎、磨碎、選礦三個過程。破碎過程中,三段閉路破碎是現代的適合高硬度銅礦石破碎,能完成礦石破碎和部分解離的工作,從而提高后續磨礦效率;磨礦過程中,二段一閉磨礦是高效的磨礦工藝,可以使銅礦磨的更加充分;選礦工藝中,近年來出現的比較成功的新工藝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混合浮選工藝。

階段: 破碎篩分

大塊的銅礦石經料倉由振動給料機均勻地送進鄂式破碎機或移動顎式破碎站(初破)進行粗碎;
粗碎后的銅礦石經過振動篩篩分后,由皮帶輸送機送到單缸液壓圓錐式破碎機(二破)進行中碎;
中碎后的銅礦石物料送入多缸液壓圓錐式破碎機進行細碎。

階段: 磨 粉

將經過振動篩篩分的0-12mm的銅粉均勻送進球磨機進行磨粉,并且由螺旋分級機篩分,不符合要求的被送入球磨機繼續磨粉;

第三階段: 磁 選

將符合要求的銅粉送入浮選機中進行混合浮選;

第四階段: 烘 干

將得到的銅粉送入烘干機烘干可以得到銅精粉。

銅礦石分布

我國銅礦資源非常豐富,從三大經濟地帶來看中國銅礦分布具有明顯地域差異。中部地帶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9省區;西部地帶包括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共9個省區。三大經濟地帶的儲量分布比例:東部沿海地帶9.1%,中部地帶49.6%,西部地帶41.3%。

探明礦區910處,主要為:黑龍江省多寶山;內蒙古自治區烏奴格吐山、霍各氣;遼寧省紅透山;安徽省銅陵銅礦集中區;江西省德興、城門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陽新銅礦集中區;廣東省石菉;山西省中條山地區;云南省東川、易門、大紅山;西藏自治區玉龍、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舍勒等銅礦。